编辑盟配资
大家好,我是辣妈
前几天刷手机,看到有个妈妈吐槽:“我家娃真是个小吃货,别人家孩子挑食挑到飞起,我家娃在奶奶家那叫一个香,什么都吃,什么都抢着吃,回家就变了个人,饭碗都不想碰,非说‘奶奶做的饭才最好吃,妈妈做的饭难以下咽’。”
底下评论区笑疯了,网友们都在刷:
“实话,别不信,孩子嘴可最诚实。”
“我儿子也一样,老人做的饭是真香。”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别笑,这事背后,其实隐藏着一个超有意思的现象:
很多由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,身上真的有一些特别相似的地方,细心去看,都会发现,他们身上,至少有三个“藏不住”的共性。
而且,有些共性,是优点,但有些,可能会让你后悔。
展开剩余83%一、祖辈带大的孩子,普遍身体更“抗造”
首先,咱们得说,奶奶、外婆这些老一辈带孩子的功力,那绝对不是盖的,真的是实战派,能从“带大五六个孩子”的实战经验里,练出一套超接地气的育儿方式。
你看现在很多新手爸妈,带娃的时候,跟端个瓷娃娃似的,小心到手脚都不敢放松,生怕孩子摔了磕了,结果孩子还是三天一小病、五天一感冒,搞得全家跟打仗一样。
但你换成老人带孩子,那真叫一个行云流水,抱孩子、哄孩子、喂饭,都是轻轻松松、游刃有余,根本没在怕的。而且,老人的动作,大多又快又稳,孩子也莫名地更配合。
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孙子,平时跟爸妈在家,吃个饭能拖到天黑,动不动就躺地上打滚说“我不吃,我就要吃薯片”,但一到奶奶家,饭菜刚上桌,孩子抢得比谁都快,什么青菜、什么肉都吃得津津有味。你问他为啥,他还特别有“骨气”地说:“奶奶做的饭,有家的味道!”
关键是,现在很多年轻爸妈太迷信网络了,网上说什么不能吃、什么得戒,跟着七姑八姨的经验到处对标,搞得自己焦头烂额,结果孩子反而养得虚虚的。
其实,很多老一辈根本不按这些条条框框来,他们用的就是自己家传下来的“土办法”,孩子反而吃得好、睡得香、身体棒。
网友评论也很真实:“宝妈们别玻璃心,孩子不是挑食,是挑厨师。”
二、祖辈带大的孩子盟配资,情感更细腻
说实话,现在很多孩子,嘴上喊着“爱爸爸妈妈”,但心里那个亲疏有时候真是一目了然。尤其是那种跟奶奶外婆从小长大的孩子,别看他们平时嘴里也叫“妈妈”,但一到关键时刻,最信的还是老人。
你会发现,祖辈带大的孩子,情感非常丰富,心思特别细腻,他们对祖辈的爱,是真心的,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感恩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其实原因很简单,祖辈带孩子,不像爸妈那么功利。爸妈有时候太焦虑了,动不动就“你要考第一”“你要学钢琴”“你要考重点”,对孩子的爱,总掺杂着一层期待。
但奶奶外婆不一样,她们爱孩子就是爱孩子,没那么多条件,没那么多要求,发自骨子里觉得孩子就是宝。
我表姐的女儿就是典型的“奶奶宝”,有一次她发高烧,妈妈带她去医院,结果孩子一直哭,不配合,怎么哄都不行,奶奶一出现,孩子立马破涕为笑,还紧紧抱住奶奶的脖子说:“我就信奶奶。”这一幕真让人又好笑又心酸。
这种深层次的情感纽带,爸妈有时候真的追不上。
祖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,特别注重情绪上的陪伴,哪怕是看起来宠着,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心里埋下安全感的种子。
但是,话又说回来,感情细腻的孩子,很多时候也容易成为“老好人”。
他们怕得罪人,不会拒绝别人,做事犹犹豫豫,很难成为那种特别果断、有决断力的人。
有网友评论得很到位:“祖辈带的娃,情商高,性格好,人缘广,但缺少那股子拼劲儿,事业上往往平平稳稳。”
我特别认同,祖辈带大的孩子,容易成为大家都喜欢的那种“靠谱朋友”,但很难成为打破格局的人。
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双刃剑?
三、祖辈带大的孩子,身上处处能看到爷爷奶奶的“影子”
别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,孩子就是一面超高清的“人肉复印机”,谁带他时间长,他就像谁,哪怕你没教,他也会潜移默化把那些细节刻在骨子里。
我表姐的孩子,从小就跟着奶奶在家种菜,奶奶早上五点起床去菜园拔草、施肥、收菜,孩子屁颠屁颠跟着,奶奶教他“自己的事自己做”,他居然也学得像模像样。
你别说,后来这孩子上学之后,班里老师布置的任务,他从来都是第一个干完,责任心那叫一个强。
更有意思的是,奶奶有个小习惯,干活的时候嘴里总念叨:“慢慢来,别急。”结果这孩子也特别喜欢边写作业边小声嘀咕:“慢慢来,别急。”
我当时看到这个画面,真的觉得超级感慨。
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孩子只是学会了吃饭穿衣,实际上,孩子也悄悄学会了你的生活节奏、你的价值观,甚至连你看世界的眼神,都会影响到他。
甚至,有的孩子长大后,连花钱的方式都和爷爷奶奶一个套路。
我认识一个女孩,她从小是外婆带的,外婆非常节俭,买菜必砍价,袜子破了也舍不得扔,女孩现在上班了,工资不少,却仍然每次买东西都货比三家,从不冲动消费。你问她为啥?她说:“我觉得外婆那样过日子才踏实。”
所以,孩子的身上,有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“基因的传承”,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“复制”,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记。
你可以说这是文化的延续,也可以说这是环境的塑造。
但是,如果祖辈自己思想保守、观念落后,孩子可能也会继承这种局限。
有智慧的祖辈,不会把孩子带成“自己的缩小版”,而是会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,让自己成为孩子可以靠近、可以依赖、也可以超越的“安全港”。
辣妈语录:
祖辈带孩子,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,但如果我们陷入了“复制老路”的怪圈,孩子可能会不知不觉活成我们的翻版,甚至被我们的局限所困。
孩子应该成为自己,而不是被刻意雕刻的作品。
真正有智慧的老人,既给孩子足够的爱,也给孩子足够的自由;既做孩子的后盾,也做孩子的榜样。
如果你是家里的奶奶、外婆,请别停下学习的脚步,别觉得“我老了,学不动了”,你学会的一点点,可能就是孩子眼里的一束光。
你走在成长的路上,孩子也在成长;
你没掉队,孩子也敢于向前冲。
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“基站”,但永远不是孩子的“天花板”。
因为孩子终究要飞得更远盟配资,你说对吗?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